参照《准则》、《条例》如何做好坚守纪律底线 培养自身高尚情操
来源:福建省人防(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时间:2016-09-23 09:49

龙峰社区是我们信息保障中心党支部党员进社区的挂钩单位,首先我们欢迎龙峰社区的党员来和我们一起进行党课学习,也欢迎我们省办领导刘革生副主任来对我们信保中心支部进行具体的指导。

今天我在这里讲的题目是《如何参照《准则》、《条例》,做好坚守法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前几日在机关听了刘副主任的党课深受启发,在大局意识上打开了一定的思想和思维,下面我就我们从事基层和业务工作的角度,对自身的思维和自身素质培养的角度,阐述对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的认识,由于本人自身理论水平有限,所以在这里我参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来谈谈如何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的认识,不足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在这里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参照《准则》、《条例》如何做好坚守纪律底线 培养自身高尚情操

第一部分、谈谈对坚守纪律底线的认识

第二部分、如何领会《准则》、《条例》,领会纪律底线

第三部分、参照《准则》、《条例》,如何培养自身的高尚情操

第四部分、如何贯彻《准则》、《条例》,加强纪律管理和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一、对坚守纪律底线的认识

针对党员,在阐述坚守纪律底线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所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党的纪律底线问题,而是三个方面做起,也就是一坚守国家法律底线、二坚守党的纪律底线,三坚守党的政策底线。

首先我们是公民,为此坚守法律底线:就要学法、守法、信法、护法、用法,坚决不逾越法律的红线;第二我们是党员,要坚守纪律底线:就要学习党章、党纪,用党章、党纪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小细节做起,把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落到实处;第三要学政策,坚守政策底线:做业务和基层工作者,往往因为基层业务工作忙,学习时间少,接触的文件少,所以把握政策底线很重要,也就是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领会党的政策。从而让我们在实践中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保证在做业务和基层工作时,不会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改正只重视业务能力,不注重思想和政治能力,以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党指引的正确方向。

所以这里我们以理论学习来规范我们的行动,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准则:

第一条 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第二条 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第三条 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第四条 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第五条 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第六条 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第七条 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第八条 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新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它开列的负面清单,主要是六大纪律,这六大纪律勾画出了党组织和党员所不可触碰的底线。所谓六大纪律就是指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这六大纪律是我们《纪律处分条例》的最核心的内容。

二、如何领会《准则》、《条例》,领会纪律底线

党内制度规矩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方式,既为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更明确了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与规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纪律保证。

《准则》、《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现实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的重要依据。

(一)、《准则》、《条例》体现了党内生活道德底线、纪律底线的价值导向。两部法规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突出执政党特色,坚持理想信念宗旨,体现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一是重在立德。“德之不修,行之不远”,“失德”是违纪的序曲。道德是使人向善的,是纪律严格执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人们内在的自律。《准则》在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坚持正面倡导,强调自律,以基础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底线。二是重在立规。纪律是用来纠错的,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只有通过立规加强他律,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线,才能让“德”真正立起来,才能明确行为的边界。新修订的《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并明确相应的处罚标准,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展示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既明确了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又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既延续了“思想建党”的传统,又确立了“制度治党”的规矩。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和新境界,使党员干部既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又有基本的行为遵循。

(二)、《准则》、《条例》延续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首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王岐山同志对当前党内法规建设问题作了精准的分析。他指出,当前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党内规则混同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套用“法言法语”,原《准则》和《条例》的许多规定都与法律条文重复,难以体现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实践中管党治党不是以纪律为尺子,而是以法律为依据,党员干部只要不违法就没人管、不追究,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准则》、《条例》的修订注重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分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现阶段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制度不在多,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两部党内法规的不求全求大,坚持从党内生活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对党的最新期盼出发,充分展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党治党制度机制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等要求转化为准则要求、纪律条文,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针对以往制度可操作性不够的问题,坚持精细管用、易于落地,做到了具体化、可操作,使每个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在党内生活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尤其是违规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从而把党的纪律规矩刻印在全体党员干部心上。

(三)、《准则》、《条例》唤醒了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的重要性毋庸赘言。现实中,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把党章当回事。两部党内法规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突出了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将党章关于纪律和廉洁自律要求具体化,唤醒了全党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四)、《准则》、《条例》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其中,管好干部,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尤为重大。两部法规的制定覆盖全体党员,普通党员纳入管理不留死角,同时也突出了“关键少数”。《准则》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规范;围绕“廉洁”二字,从公仆本色、行使权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风四个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四个自觉”的倡导。

下面说一个明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于谦的故事。

于谦,有篇千古名作《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人们耳熟能详。其中“要留清白在人间”成了千古名句。自明朝宣德初年至于正统末年,于谦由监察御史升任兵部尚书,其政绩卓著,为官廉洁,从不奉承权贵。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 “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地方上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作《入京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闾阎是里弄、胡同和平民居住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这首诗表明于谦的确清廉耿直,充满了浩然正气。从此,“两袖清风”这一成语便流传下来,成了廉洁从政的代名词,并且“两袖清风”的境界,也成了许多正直廉明的官吏仿效和追求的目标。

作为基层工作的我们,要经常与群众和打交道,我们要学习于谦“两袖清风”的境界,站在群众的角度多思考问题,保持好自己的操守,避免做一些被群众所诟病的行为和举动。

三、参照《准则》、《条例》,如何培养自身的高尚情操

立规易,执纪难。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准则》、《条例》颁布后,要在贯彻领会上下更大功夫,绝不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要学深悟透、融汇贯通,把握《准则》、《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和培养个人高尚情操是分不开的。

(一)知行合一,坚守道德底线。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准则》是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目标,是看得见、够得着的。坚守道德底线,必须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立志为先,坚持“四个必须”。道德情操要求我们立志高远,没有高远志向,修不出良好品质。《准则》开篇提出了廉洁自律“四个必须”的原则要求,要求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四个必须”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具有思想激励和导向作用,其核心在于修信仰、修意志,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思想的总开关,补好理想信念之“钙”,不改初衷、不懈坚守、不变承诺。

(三)修德为本,坚持“八条规范”。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品格,始终是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重要法宝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修德就是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党员在修德上,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遵守《准则》作为自身政治责任,化为自觉追求,认真贯彻“四个坚持”、“四个自觉”的规范要求,解决好公私关系、廉腐问题、俭奢问题、苦乐问题,明确廉洁的分界线、把握廉洁底线,筑牢廉洁的防线,追求廉洁自律。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勤政为民;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用权为民;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修身安人;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齐家正气,让廉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四)示范为要,坚持“修身齐家”。“欲化人,先正己,正己而后化人”。党员是先锋战士,干部是骨干和公仆,都要求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道德的感召力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秘诀就是把一种需要加以提倡的精神,加以推崇的价值观,加以实现的原则,加以推广的经验,具体化在一个或几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或事件上,使之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坚守道德底线要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立标、作示范,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党性修养,影响和感召身边人和广大群众,实现党风、政风、民风的好转。

下面引用一个周恩来对生活吃住行的事例,看看当代领导人的廉洁自律、情操培养,以做参照。

饮食——周恩来的家常饭菜很简单,主食经常吃些粗粮,副食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他规定的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的家常饭菜。他说:“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他在外地视察或主持会议,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不搞特殊,离开时一定付清钱和粮票。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其他领导干部也这样做。有一次,他出差到上海,听说有的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所有的食宿费用都由地方开支,非常生气。回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工作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出具帐单,由本人自付。这要形成一种制度。”一位专机机长的回忆,颇为传神地反映了他在饮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这位机长看他吃饭,掉了个饭粒在桌上,他连夹两次才夹住放进嘴里,笑着吃了。看到这种情景,这位机长后来感慨地说:“我心里不禁百感交集。什么叫廉洁,看看总理就知道了。”

住房——建国初期,周恩来搬进了中南海西花厅,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厅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湿阴冷。身边工作人员于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缮,但他坚决不同意。1959年底,趁他和邓颖超出差外地时间较长,对西花厅进行了保护性维修。他回京一进门就惊讶地问:“这是怎么回事?谁叫你们修的?!”他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他的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发、窗帘、吊灯等陈设。事后,对这次“修房风波”,他主动在国务院会议上作了三次检讨,向到会的副总理和部长们说:“你们千万不要重复我的这个错误。”

用车——周恩来对自己乘坐的轿车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后来他经常乘坐的专车是红旗轿车。他说:“别人不坐我坐,我喜欢国产车。”国家进口了一批高级奔驰车后,有关部门想给他换一辆。他不同意,严肃地说:“那个奔驰车谁喜欢坐谁坐去,我不喜欢,我就坐‘红旗’。”在用车问题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糊。他去理发,医院看病,探亲访友,看戏等,都算作私人用车,总要叮嘱身边工作人员照章付费,从工资中扣交。

周恩来的基本生活要素,衣食住行的俭朴作风,受到了长期在他身边工作的人员交口称赞。有位秘书说:“总理除了工作,个人一生无所他求。特别是生活的俭朴,更是众口皆碑。”不是亲眼所见是很难想象到了什么程度。

同周恩来接触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对他廉洁俭朴的生活作风也是赞不绝口。宋庆龄说:“周总理在个人生活和作风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样,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四、如何贯彻《准则》、《条例》,加强纪律管理和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惩防并举,严守纪律底线,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条例》就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为底线。严守纪律底线,关键在严,惩防并举。

(一)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古语有云:“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按纪律和准则行事,就会坚持慎微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纪律底线,首先要敬畏纪律,深刻认识“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的道理,深刻认识纪律对党员个人、对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纪律既是约束又是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严明纪律观念,敬畏法纪,慎独慎微,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

(二)深学细照,明纪守规。心存敬畏是前提,认真遵守是关键。《条例》细化党章的相关要求,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条例》内容丰富,也有很多大家关注的问题,要全面深化学习,着力在研读原文上下功夫,原原本本地学、逐章逐条地学、联系实际地学,把握《条例》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对照现实中的正反例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中,增强执行党纪党规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增强维护党纪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切实以《条例》为戒尺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认真检视,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越雷池一步、不出底线分毫。

(三)强化监督,注重预防。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上下互动,强化组织管理和群众监督,形成强大势场。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巡视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作用,在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问题上形成“热炉效应”。扎紧制度笼子,使管党治党开始走向紧硬实,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这样才能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强化监督执纪,加大问责力度,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同时,《条例》的贯彻不仅体现在对违纪的查处,更主要的是通过具体相关规定,注重预防,形成一种警示,逐渐形成不敢违纪、不想违纪的氛围,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

总之,作为基层党员,我们在做业务和基层工作时,要不断地学习、贯彻、执行《准则》和《条例》,既要重视业务能力,也要注重思想和政治能力提高,强化自身对组织纪律的遵守,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培养,这样我们进社区进行为民服务的时候,才能够为民多做好事,在工作中也才能够为国防事业多做奉献。

以上是我对如何坚守法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的粗浅认识,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省人防(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李晓毅)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